人生百味,靠的是情绪这个调味剂。积极情绪使我们觉得生活有了乐趣,负面情绪则时常让我们感觉生活充满了苦难。

苦难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想谈谈负面情绪,为方便叙述,以下简称情绪。

默认情绪路径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一样,情绪的默认路径如下:

默认情绪路径

此路径看似再正常不过,也是我们经常采取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在一般情况下能够缓解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趋于正常状态,但并不能根治,再下次遇到类似的情景仍然会陷入当前的情绪循环,在某种程度上是浪费自身资源的一种体现。另外,若此路径没有达到我们潜意识里的预期,可能会导致情绪积累。

我们分析一下默认情绪路径的执行过程。外因【注1】引起我们的负面情绪,进而引起我们心理系统的失调,正常情况下会下意识的去试图解决失调,表现为像外部个体倾诉、施加暴力于无生命物体抑或严重者通过惩罚他人或自己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这三种行为都是属于向外部发泄,让独立的自己与外界发生交互形成动态平衡的系统。当然,此三种行为都有着一定的副作用。较为温和的倾诉,也是建议大家采取的首要方案,此行为将导致外部个体(大多是与自身有亲密关系存在的个体)承担我们的部分负面情绪,这必然不是我们的初衷,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后期我们也会承担他人的负面情绪,情绪也是一中能量,后面的两种行为也是情绪发生转移。施暴于无生命物体,如摔东西、锤墙等,看似满足于人道主义,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实则是变相的虐己,造成的结果是自己受伤或者经济上的损失。惩罚他人或自己,这是需要极力避免的,惩罚他人一般是惩罚弱者(相较于自身),获得“致使对方具有比自己更多不幸”的心理满足感,而这里的惩罚自己与上一行为虐己的不同点在于自身有明确企图做出虐己的行为,诸如自残等行为,可以看出如果有这类行为倾向,那自身一定是病态的,已经患有神经症。抛开以上行为的副作用,再讨论默认情绪路径的下一步结果,产生发泄行为是否为有效的发泄。如果负面能量进行转移到外部,则为有效发泄,将使我们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如果没能和外部形成一个整体,则此负面情绪重新由自身个体承担,并且因为发泄行为没有得到正性反馈,形成新的外因,加重我们的负面情绪。随着失败循环的执行,使自身陷入深度失调,我们内部维稳系统所能提出的解决方案无法与之抗衡,致使我们认为无法进行缓解,导致心理疾病,严重者引发神经症。

默认情绪路径的问题在于,我们在事情发生后,只对后果进行承担,并试图去缓解后果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没有去思考源头,只能够在特定时间段内治标不治本。等过了这段时间,遇到类似的情况仍旧会重蹈覆辙。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我们没有去正视我们的负面情绪,没有去认识到其产生的最原始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去提及真实的原因,因为真实的原因可能涉及到人性灰暗的一面,影响到自我在外界中的形象,而本我最原始的需求,是人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在人类文化以及道德框架下,这些需求可能是媚俗的、丑陋的。

在此已较大篇幅谈论默认路径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情绪,其次我相信肯定有对于自身(过度可能对外界不太友好)来说更好的解决方案,于是想了下情绪的最短路径。

注1:此处外因是我们主观判断其作为外因,目前我还没有发现我能够自动生成负面情绪,往上层追究一定是某个外部因子导致,只是此外部因子出现的时间并不与当前负面情绪出现的时间一致,为更好的阐述本文,姑且认为大多数人们与我一致,若有自生产的负面情绪请告知。


最短情绪路径

我所认为的最短【注2】情绪路径如下:

最短情绪路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与默认路径不同的是对待失调的态度,解决失调的方案。最短情绪路径所指的是左边部分的循环。最短路径我也成为情绪内销。

同样也分析下最短情绪路径的执行过程【注3】。产生失调时,此路径的态度是希望永久解除失调,目的是下次遇到类似的情景不再陷入负面情绪。如果说我们不只是承担外部起因所造成的后果,那么我们应该试图从源头寻找原因,即审视起因。外部起因大多是我们主观上判定它属于外部,而事实上负面情绪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外部的某些行为或观点不符合我们自身的轨迹或心理预期。这里举几个常见的负面情绪。沮丧(失望):我们认为某件事应当产生我们期望的效果,而实际并不是,从而引起我们沮丧;悲伤:当我们是去某事物时会引起悲伤,一般此事物被我们赋予了形而上的价值;愤怒:当外界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习惯、准则等会引起我们的愤怒;等等。审视就是将外部起因内化,通过审视来认识导致我们情绪变化的真实原因,当我们审视自身时,会将自己的角色从参与者转变为旁观者,正是应了“旁观者清”。在不断的进行审视循环后,我们将更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从而解除特定事物引起的我们负面情绪,并且不再重现。当然,审视的过程是理性的,一般会抛弃情感(主观因素),因此循环的次数因人的心理素质而异,若审视失败,可能还是会走向默认情绪路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最短路径可能产生的弊端。

1.最短路径本着本我追求快乐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以自身为导向,忽略情感的必然干扰,处于绝对理性才能够完成完美审视,这所有人都做不到,但可将此作为一个方法论来修正自己管理情绪的方案。
2.极少数情绪的控制个人认为是不必要的,比如由他人触碰你底线引起的愤怒,我还是觉得你不要思考,直接上去锤他,爽完了之后再使用最短路径来调节自己让自己回到正常状态。【注4】
3.如同默认路径一样,长久的路径会形成习惯,当你习惯最短路径后需要调动你的情商来把握一个度,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感情。【注5】

如同以上弊端所说,任何方法论都不是觉得正确的,最短路径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希望能够把这个当做一个工具,何时用取决于自己。本文既然提出了最短路径,在此也提供一些走到这个路径的方法。

1.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心态。
2.使用交换理论【注6】来解释我们与外界的关系。
3.分清什么是与自己有关什么事与自己无关。
4.当事情砸你脸上你不得不这么做的时候,为了不出现神经症,你就会了。

注2:此处的最短,在短期内认为是相较于单次默认路径流程的短,在长期内可认为是较少的次数进入情绪路径。
注3:由于两路径前半部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注4:如果你在情绪发生当时没有去锤他,事后各种难受请务必使用最短路径进行调节。
注5:来自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的忠告。
注6:交换理论认为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处于这个世界都是在与外界进行交换,亲密关系的也不例外,因为我们最原始的本能是生本能,即存活于这个世界的本能。


写在后面

这些仅代表个人言论,根据自身经历整合得到,不保证正确性以及适用于任何人。

文字中流程图使用的是在线流程图 MindFlow。

晚上写文章很能写,不知道为什么高考800字的作文憋不出来。

今天风雨很大。

七夕快乐。

对不起,到凌晨了,说了也白说,你们就将就着听。

2018.08.18 00:51:28 完稿。

上面的秒数是我瞎猜的。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

公众号